【心得】青春迷走,Sonny Boy(漂流少年)

Sonny Boy

Sonny Boy(漂流少年)是夏目真悟なつめ しんご第一次包辦編劇與監督的作品(監督、編劇、原作、演出、分鏡),之前的經歷不是原畫就是監督其中之一。這次動畫的演出手法和劇本深度著實令人驚豔,很難想像這是他第一次寫劇本,而他下一部主導的動畫作品〈四疊半時光機藍調〉雖然不是他的原作,但也讓我很期待。

存在先於本質

故事的開頭像〈漂流教室〉,許多人不知道什麼原因進入這個「漂流」的世界,且每個人都會擁有一種奇特的能力。而當主角長良知道自己「大概」是觀測者,且知道還有存在別的漂流世界、不止有他們在漂流而已,加上亞希老師あき先生的出現之後,故事才正式開始。

無論情況多麼艱難都不屈服的希

而其中常出現無 BGM 的表現手法,讓我觀看時更有壓抑感。不論是研究這個世界、猿、搬石頭、悠木碧的聲線、自己跟自己打架、狗的故事等等都很有趣又有寓意。

第五集出現的 Ruby 語法

在漂流世界中沒有切確的時間概念(拉吉塔尼ラジダニ跟長良他們同時開始漂流,但他卻漂流了2千年,長良只有2年),也沒有一般人認為的「死」這個概念,沒有進食的必要,就算身體受傷或物體損壞也會回到剛開始漂流的狀態;但待在這裡越久,就越難回到現實世界,甚至會成為非人類的存在,例如山彥遇到小玉之後變成狗。

nyamazon

無止境的漂流不好嗎?

生活,在沒有人去生活之前,是沒有內容的;人類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,並且理解到什麼都不能使他掙脫自己。

- Jean-Paul Sartre

網路上對於漂流少年雖然有許多「存在主義」的理論,但我還是用我自認的觀點來描述這部作品。畢竟,夏目真悟監督也說過:「Sonny Boy 一直都是正向的作品,但會因每個人的價值觀與經歷的不同,而有不一樣的體會。

「漂流」對我而言就像是「青春期的迷惘」,在這個時期有的人會狐假虎威,有的人會充滿成就感,有的人則會遇見重大挫折,也有人就此迷惘下去,隨波逐流;而真正與「青春期的美好」告別走向未來成長的人更是少之又少。對我而言,我眼裡的長良並沒有脫離那些美好而成長,因為在他房間的抽屜裡還存在著不停轉動著的「指南針」(不知道是貓咪複製的,還是原本的),而漂流世界的東西是帶不回現實的,是否意味著長良和瑞穗みずほ其實還在「漂流」?(Inception PTSD)

*「指南針」是拉吉塔尼發明的,可以指出希的方位。當希在漂流世界「死」後,就一直指著某個方位,長良他們就靠這個方位到達「現實」。而瑞穗的貓有複製任何東西的能力,當初也極可能是貓複製他們並帶進漂流世界。
接受「現實」的瑞穗

然而,如果這裡真的是現實世界的話,那也太「現實」了,我大概也會像瑞穗一樣崩潰,不停地在夜晚的學校中找尋進入漂流世界的入口,直到弄破玻璃杯,發現它不會復原,好像那段漂流的經歷其實從未發生過一樣,才不得不接受如同家人般的貓已壽終正寢的殘酷現實。

為何要到「現實」

Jean-Paul Sartre:他人即地獄(L'enfer c'est les autres)

(此句名言並非要否定他人,而是要強調他人對主體自由的不可或缺。)

長良說,因為那裡是のぞみ所期望的世界,也跟她約定好要再一次當朋友,所以他登上火箭,拉著有點躊躇又快跑不動的瑞穗不停奔跑,直到「否定」校長、「跑出」學校,才來到了這個「現實世界」。

我則認為,這是長良的自我滿足與逃避,企圖描繪出自己「生活的內容」。因為希在漂流世界「死」了,在現實世界也死了,所以我猜他用自己的能力創造出一個希存在的「現實世界」,雖然她在跟漂流世界中討人厭、期望被需要的朝風あさかぜ交往,但在這個世界的希如長良所認識的希一樣,會幫助弱小、有話直說,最重要的是希快樂地活著。就算打破約定沒有成為朋友、就算那個人是希也不是希(指南針沒有指著她),這就足以讓長良滿足地笑了。

活著的希

「做出選擇」的長良已經不是故事一開始那個需要希照顧的雛鳥了,看似成長到能與「充滿回憶的青春期」告別不再回首過去的雁鷹,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?這場魯賓遜漂流記除了瑞穗和「你」之外沒有人知道喔,這份孤獨沒有人可以一起分擔喔,只剩下那個每天晚上吃便利商店特價便當、每晚打工到身心俱疲的自己承受一切而已喔。長良,真的這樣就可以了嗎?

又或者,長良才是對的?

追根究柢只是我這隻「雛鳥」無法向前邁進,不停地在留念青春,一直回頭看過去的事,不願也不想讓它結束而已?時不時覺得要是能怎麼樣就能挽回什麼事情,而不會往未來踏出一步,所以不停地「漂流」。而長良因為認為它結束了,人生才正要「開始」。

滿足的長良?

像被掏空一切的觀後感

我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結局(並不是說作品的評價不好,我非常推薦每個人都來看),讓我的內心像被挖空然後灌滿惆悵,最後自律神經失調。

如果〈秒速5公分〉像被無情的火車分隔,那〈Sonny Boy〉就像是被太陽系隔開一樣,面對「現實」完全沒有還手的餘地,讓我覺得自己是多麼渺小又無力。而全劇最後的ED嘶吼,更讓我覺得青春只有滿滿的遺憾,再努力都無法扭轉註定會發生的「現實」。

長良明明在瑞穗賭氣裝不認識的時候一臉失落,為何又能放開一切「成長」?




圖片皆來自動畫官網(All images are from the official website)

相關連結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電音歌姬DELUTAYA的介紹

魔乃阿羅耶(魔乃アロエ)事件:道德追殺與自身壓力導致畢業

龍心事件:赤井心的成長故事